田村申树和小山口,原本是日军中的骑兵。1940年9月,田村申树和小山口,在距火车站不远的水楼子旁边洗马,返回的路途中,被埋伏在道路两侧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刘金山,孟庆海,徐广田等人一举俘获。
起初,田村申树和小山口非常顽固,企图自杀。但在铁道游击队的真诚感召下,他们逐渐对八路军有了认识,并主动要求参加了当时的“鲁南在华日人反战同盟”,田村申树还担任了鲁南支部组织部部长。后来受到鲁南军区的委派,田村申树和小山口来到了铁道游击队,成为了铁道游击队特殊的队员。
田村申树,当时25岁左右,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,而且还带有鲁南口音。当时他十分喜欢穿中国服装,经常化装成中国农民,同铁道游击队一起活动在津浦铁路两旁,微山湖畔。
1942年4月,日伪军1万余人包围微山岛,这时微山湖区,包括铁道游击队,运河支队,微山湖大队等队伍2000多人,敌众我寡,并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,战斗在夜里11点打响,一直坚持到第二天中午,我方已经牺牲百余人。突围,势在必行,于是岛上队员穿起早已准备好的日军服装,化装成日军,然后由田村申树和小山口与日军用旗语联系妥当后安全突围。
此后,田村申树配合铁道游击队,经常在夜间开展工作,他到敌占区张贴用日语写的标语,还常常将对讲机接在日军专用电话线上,同驻扎在临城(薛城)、沙沟火车站的日军对话,以此做瓦解日军的工作。由于他的不懈努力,先后有数位日本士兵向铁道游击队投诚,许多日伪据点丧失了战斗能力和热情。为了便于向日军喊话,田村申树更是不厌其烦的教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学习常用日语。他们和中国战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在战斗中共同迎接着黎明的到来。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日军并未立即放下武器,驻守峄县城的近2000日伪军,妄图负隅顽抗,阻止我军反攻。
9月7日田村申树跟部队来到了峄县城东北十里的西大楼村,参加解放峄县的战斗。战斗中田村申树制作了用蜡烛做的可燃标语,然后扬起土喇叭开始广播,并唱起了改编了歌词的日本家乡小调《思乡曲》,被我军包围的日军在田村申树的思想攻势下,部分士兵思乡厌战之情油然而生,选择了向我军投降。部分顽固士兵妄图逃跑,但大多数被我军围歼,我军很快解放了峄县城。
1945年11月30日,日军在沙沟受降前夕,田村申树和铁道游击队政委郑惕等三人与日军谈判,谈判中,他用日语宣读了鲁南军区要求敌人限期投降的《最后通牒》。
1946年,田村申树离开了铁道游击队,随大部队转战南北。1962年田村申树难舍的回到了日本,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,在一家煤炭公司退休。
更多